登录1秒注册

瓮场

搜索
站长论坛»主页首页探索>乡起两岸同一个姓氏串
查看:9
回复:1
打印上一主题下一主题

[瓮场]乡起两岸同一个姓氏串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
  “我姓黄 ,两岸同乡我的个姓姓氏来源于河南省潢川县 ,那里有个‘黄国古城遗址’……”翻到写着“黄”字的氏串姓氏小册子时 ,台湾中华各省市同乡总会荣誉总会长黄典本眼前一亮,两岸同乡激动地向身边宗亲共享黄姓的个姓来历 ,“每个姓氏背面都有宝贵的氏串前史  ,我要带回去讲给同乡会的两岸同乡朋友们听。” 。个姓

  5月29日,氏串第二届海峡两岸宗亲文明论坛在台湾会馆举办 ,两岸同乡活动由北京市台联、个姓北京市台办 、氏串台海出版社一起主办 。两岸同乡全国台联及京津冀豫等地台联的个姓相关代表 、京闽豫台等地高校与研讨机构的氏串专家学者,与台湾、香港的15家姓氏宗亲安排与爱国社团负责人齐聚一堂,共话宗亲文明,共叙血脉根由 。

  黄典本手中的小册子 ,正是河南省台联为与会宗亲精心预备的礼物——《根·缘——源于老家河南的姓氏》资料册,该册由河南省政协和河南省姓氏文明研讨会主编,一册一姓,涵盖了姓氏的来源 、迁徙、宗族名人、名胜遗址和寻根联谊等状况。

与会宗亲翻阅《根·缘——源于老家河南的姓氏》资料册

。刘益伶摄与会宗亲翻阅《根·缘——源于老家河南的姓氏》资料册。刘益伶摄 。

  对许多台胞而言,姓氏不仅是符号 ,更是一种情感的牵引 。“一个姓氏 ,能够把咱们连在一起 。”河南省台联会长李婷说 ,许多台胞对姓氏文明充溢爱好 ,不吝千里赴豫寻根问祖,“咱们期望经过这次论坛,让更多人了解‘河南老家’,了解两岸同根同源的姓氏文明。” 。

第二届海峡两岸宗亲文化论坛现场。刘益伶摄第二届海峡两岸宗亲文明论坛现场。刘益伶摄 。

  姓氏,是看得见的文明血脉,在华夏姓氏源流研讨中心主任袁义达眼中,宗亲是一种“姓氏遗传” ,“这是我国人几千年来的日子规矩,透过姓氏看见的是血脉传承。” 。

  论坛前两天,北京市台联安排两岸宗亲展开沟通联谊 ,一些久居北京的台胞也应邀而来。北京市台联会长白天亮注意到 ,咱们一落座,就开端“认宗亲” ,4位郭姓台胞热络地加起微信,几位陈姓的台胞则聊起各自的老家在哪  。

  她说,宗亲姓氏是先人留下的宝贵遗产 ,以宗亲文明为牵引,推进两岸沟通,既是两岸同胞的一起愿望 ,也是增进骨血亲情的重要途径。

  在福建省开闽姓氏文明研讨院院长傅德露看来,了解姓氏,就能读懂中华文明的中心意涵,“宗亲 、宗祠  、宗谱是姓氏文明的三大元素,中华文明之所以能连绵数千年 ,正是由于姓氏文明构筑了代代相传的文明枢纽 。”  。

  现在 ,越来越多学者也开端重视 ,怎么凭借数字技能 ,让这份文明遗产连续得更久、触达得更远?

  “咱们能够构建巨大的数字化姓氏档案 ,使用AI剖析姓氏的地理分布 、人口变迁和前史轨道,生成互动式姓氏地图和常识图谱 ,让寻根问祖愈加直观风趣。”厦门大学平潭研讨院履行院长林凡以为 :“这些数字化的姓氏、宗祠与族谱 ,关于增强两岸同胞的链接与情感认同 ,起到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,它好像无形的枢纽,将血脉亲情严密相连。”(完)(《我国新闻》报刘益伶报导) 。


使用道具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1秒注册

站长论坛积分规则

辽ICP备17251053号-2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站长论坛

GMT+8, 2025-06-28 , Processed in 0.295106 second(s), 188 queries .

Powered by 瓮场

© 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,并不代表本站长论坛立场!

返回顶部